西安事变非偶然,张学良晚年揭秘杨虎城领衔,高崇民为幕后策划者

西安 更新于:2025-08-30 03:22
  • 美丽的神话2235
    西安事变不是偶然发生的,张学良晚年曾说杨虎城是主角,但真正的幕后策划者是高崇民。
    1936年那场震惊全国的西安事变看似张学良和杨虎城突然动手,其实背后藏着长久的酝酿。张学良晚年多次提起,杨虎城才是主角,推动了整个行动。
    可谁是真正操控大局的人?高崇民这个名字很少被提起,却悄然主导了从联络到规划的全过程。事变前夕,一切线索都指向他,但历史往往忽略这些幕后推手。
    高崇民他从小就接触革命思想,1909年考进奉天农林学堂,不久通过熟人加入同盟会辽东支部,参与散发传单反对清政府。他争取到公费留学机会,去日本明治大学学政治经济,宿舍条件差,每天走路去上课,还结识刘少言这样的革命者,一起聊时局变化。
    1919年回国后,任北平正言报编辑,写文章抨击军阀统治。他和别人合办正俗报,登载反帝内容,但直奉战争打起来,报纸被迫停办,他就回奉天继续活动。
    他成立东三省民治促进会,任黑龙江分会会长,组织大家集会抗议高税收,带头围堵税局站台演讲。反对日本续租旅大时,被当局驱逐,只能躲在朋友家写书揭露日本侵略满洲的历史。
    1924年加入国民党,后当哈尔滨市政教育部长。1929年组织国民外交协会,任常务委员,抵制日货倾销。他兼任奉天省农务会会长,还当张学良秘书,偶尔跟张讨论东北问题。
    九一八事变爆发,他直接冲到张学良办公室,指着地图问为什么不抵抗,张没,他就气愤辞职,跑到北平。在那里,他和阎宝航、杜重远发起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任常务委员,租小屋开会,印传单发街头,号召抵制日货。
    救国会解散,他又创复东会,任秘书长,继续搞游行。1934年成立四维学会,任理事,联络东北流亡人士。他通过杜重远认识邹韬奋、胡俞之、宋介农,接受新想法,跟国民党彻底闹掰,遭通缉只好四处藏身,改名换姓。
    1935年底,高崇民受中共派遣去西安,推动张杨联合。到西安后,他住进一家简单客栈,每天出门联络,绕过国民党特务的盯梢。他先找杜斌丞,杨虎城对东北军还有戒心,高崇民反复讲张学良的难处,杨虎城双手背后走来走去,最后认可了。
    1936年初,高崇民代表张学良跟杨虎城见了几次面,客厅灯光暗淡,他摊文件一条条分析蒋介石政策的坏处,杨虎城敲桌子表示愿意合作。他陪杨虎城去洛川,两人裹大衣到偏僻乡村,屋里生火盆,杨虎城坐下,高崇民拿笔记讨论停内战方案。
    会谈几小时,两人握手定联共抗日,杨虎城派人送高崇民回西安。洛川后,高崇民回西安继续联络,出活路小册子,自己分发给官兵,士兵街头接过看,里面宣传抗日统一。蒋介石觉察不对,调部队过来,飞机落地西安,他亲自督战,巡视军营命令加强剿共。
    张学良、杨虎城和高崇民在城内宅院密议三天,墙外士兵守着,杨虎城握茶杯坚持除蒋。张学良犹豫,高崇民坐桌边声音稳,主张先扣押看情况,他从兜里拿预先写的电文,展开念。
    电文八条:停内战,改组政府,释政治犯,保障集会自由,开民众抗日运动,武装抗日民众,联抗日国家,开救国会议。张学良看完点头同意,高崇民卷纸,当晚张任命他设计委员会主任。
    第二天早上,西安事变爆发,东北军士兵拿枪冲华清池,枪声响,蒋介石翻墙跑被士兵围住扣押。十七路军堵街道,军车跑,扣蒋随员。事变里,杨虎城指挥行动,士兵搜捕,张学良名义上领导,高崇民没露面,但从洛川起就推进程。
    张学良晚年访谈里好几次说杨虎城主角,事变因杨不满,杨建议引发一切,自己名义主角,杨实际主导。
    事变后,高崇民主持设计委员会,有人说保证条件放蒋,有人反对空话,高崇民敲桌协调。周恩来到谈判,院里三人见,周摊地图,高崇民补主张,杨虎城点头。蒋同意停内战联抗日,高崇民监发电文,消息全国传。
    蒋介石同意抗日,张学良送蒋回南京,飞机起飞他挥手,自愿受审被软禁。杨虎城辞职出国考察,船离港他站甲板望,后被蒋关,在重庆狱中被杀。
    高崇民被戴笠骗重庆,说出差新疆,车进宅院软禁五年,审问沉默。1945年抗战胜利,他坐美国船离开重庆,船上靠栏看,回东北头发白。高崇民当安东省主席,继续东北事,1971年去世,有人问悔否,他答对得起国家。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