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游客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扫码打卡。(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李明 摄)
9月9日,由陕西省文物局、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联合发起的陕西省2025年“久久公益节”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专项公益活动开幕仪式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举行。
在碑林博物馆大厅,游客一进大门就看到了公益打卡的活动平台。来自河南洛阳的游客刘女士带着4岁的女儿刚进大门,就通过拍照扫码领取了一朵精美的“小红花”,“手机一拍就能参与数字文物保护,刚好可以教育孩子爱护文物。”刘女士说。
据西安碑林博物馆副馆长张岩介绍,此次公益活动筹集到的公益金,将用于博物馆文物保护、3D采集、文创开发等文物的数字化保护与焕新传承,让每个游客都成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保护者。
“2017年到2019年,我们对馆藏国宝级文物19件(组),如《开成石经》等进行了数字化,到了2024年,对633件珍贵文物进行了三维数字化,今年6月完成该工作,目前正在进行文物数据处理和管理平台搭建工作,接下来要推出碑林字库共计85万字,未来会有检索、展示等功能,服务于科研和公众。”西安碑林博物馆信息资料部主任杨戬介绍了文物数字化工作概况。
“大家的努力将为每一方碑刻建立文物的‘数字基因库’,让千百年后的人们依然能触摸到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腾讯集团公共事务西北区域负责人董海波分享了“数字文物全民守护行动”的实践思路。
记者了解到,这场公益活动有陕西省内的91家博物馆共同参与,以“科技+文物+公益”的创新模式,开启文物保护全民参与新篇章。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潇 编辑 张冬娜)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