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香勤作 收获成长 ——西安市浐灞十九小开展劳动实践活动

西安 更新于:2025-06-13 12:26
  • hangbetter

    阳光讯(周欣 任姗姗 记者 张允铎)日前,在西安市浐灞第十九小学的校园里的稼穑园里,一场与自然对话的劳动实践正在悄然展开。

    春末的阳光里,校园种植区的蒜苗陆续抽出了细长的蒜苔。孩子们围在种植区旁,蹲的蹲、坐的坐,目光紧紧追随着这些从绿叶间探出头的“小生命”,仿佛在迎接一场期待已久的相遇。

    为了让孩子们明白农民伯伯是怎样抽蒜薹的,老师带着孩子们蹲在菜地里,用一根特别的工具教孩子们抽蒜薹。

    “抽蒜薹的时机到啦!”当蒜苔抽出约30厘米时,劳动课正式进入实践环节。孩子们学着老师的样子轻轻握住蒜薹底部,顺着茎秆,用抽蒜薹的神器一划,一棵棵翠绿的蒜薹便收入手中。大家互相分享技巧,专注的模样让田间充满了劳动的温度。

    劳动的成果总要转化为生活的甜。放学回家后,孩子们洗净新鲜的蒜薹,有的仔细切段,有的小心翻炒,锅铲碰撞的声音里,飘出阵阵清香。

    当一盘盘蒜薹炒蛋的,蒜薹炒肉端上桌面,绿色的菜、金黄的蛋与孩子们的笑脸交相辉映。端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菜肴,这不仅是一盘菜,更是劳动赋予的成长滋味。

    6月4日,挖蒜的时机到了!孩子们拿着小铲开始挖蒜啦!孩子们握着小铲、蹲在蒜垄旁,轻轻扒开湿润的泥土,露出白胖的蒜球。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捏住蒜叶,一提一拔,整株大蒜便带着泥土的芬芳“破土而出”;有的蹲在地上仔细清理根须,生怕碰坏了辛苦培育的成果。田埂上、菜畦间,此起彼伏的“我挖到了!”“这颗蒜真大!”声里,是收获的喜悦在流淌。

    老师给孩子们教怎么样辫蒜辫子。孩子们拿着举着自己的劳动成果,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从种蒜苗到抽蒜薹,再到挖蒜历经了快两个学期,孩子们在当初种下那小小的蒜瓣,都不相信会种出大蒜来。经过劳作,孩子得到真正的收获,真是让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意义!

    这场劳动实践不仅让孩子们学会了种植与烹饪,更在弯腰拔草、耐心等待、分享成果的过程中,体会到“责任”与“坚持”的分量。正如校园宣传图中所写:“让责任成为习惯 让生命在绿色中绽放”,劳动的种子,已在孩子们心中悄然发芽。

    在种蒜苗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观察实践撰写观察记录,此刻“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一句诗所讲的道理被具象化了。

    这些藏在记录里的细微成长,远比“蒜苗长高了多少?大蒜收获了多少?”更珍贵——它让孩子在真实的实践中,学会用眼睛发现、用双手操作、用大脑思考,最终懂得:成长,本就是一场耐心的观察与等待。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