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为什么被叫做西安?

西安 更新于:2025-04-19 20:33
  • 1533087450819

    西安被称为“西安”是因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秦朝的统一。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前,这里原本叫做“镐京”,是西周和秦朝的都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都城从镐京迁至这里,并改名为“长安”,寓意“长治久安”。
    然而,在明朝初年,由于“长安”与“长安”发音相同,为了避免混淆,明成祖朱棣将“长安”的“长”字改为“西”,于是“长安”就变成了“西安”。从此,西安这个名字沿用至今。
    简单来说,西安之所以被称为“西安”,是因为在明朝时期,为了区分长安和长安这两个地名,将“长安”中的“长”字改为“西”字。

    举报
  • 用户韦发东

    要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西安也称“西京”,西安的名称是在明朝的时候出现的,之前另有他名。

    最早在西周的时候西安地区被称为“沣京”“镐京”,周武王即位后,由原来的都城丰迁都到镐京,“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沣京和镐京的合称。你可以在现在的西安城看到“沣镐东路”和“沣镐西路”。

    经过周厉王“国人暴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后。周朝中央政权统治诸侯能力大大下降,公元前771年,北方的蛮夷民族犬戎攻破镐京,俘虏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平王迁都洛邑,就是今天的河南省洛阳市。史称东周。

    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受封于此,最早建都雍城(今凤翔),后迁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之后为了“北却戎狄、东通三晋”,直接对付魏国,再次迁都于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最后一次迁都到了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如果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此时地位突出的是咸阳,西安则偏安一隅,但是我认为,自古西咸不分家,两个城市本来就挨着,可以说西安咸阳占据一个也就占据了另一个。从此咸阳直到秦朝的建立到灭亡,一直作为中国的都城。

    秦末群雄并起,刘邦攻陷关中,为了安抚民心,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至西汉建立,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义,立名“长安(今西安)”,意即“长治久安”。到了东汉建立,刘秀将都城迁往洛阳。

    隋朝是隋文帝将长安更名为“大兴城”,到了唐朝又改回“长安”。在丝绸之路开通和兴盛时期,长安一直是东方文明的中心,也是无数人心驰神往之地。说个题外话,“买东西”的“东西”一词由来就是唐朝时期长安城的“大唐西市”和“大唐东市”。

    元代时,“长安”丧失首都地位,“长安城”所在地“京兆府”易名为“奉元路”。

    明朝大将军徐达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朱元璋为加强对西北和西南的控制,将次子朱欆封在西安“西安”之名由此而来。现在的西安城其实就是在明朝西安城的基础上扩建和发展而来。号称全国保存最完整的西安城墙其实就是明朝修的。

    另外再说一点,很多人呼吁将西安改名为长安。我个人从心理上来说肯定是更喜欢长安,毕竟这是一个让人骄傲并向往了几千年的名字。但是从现实角度出发还是不能改,首先行政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太高,再次西安目前的发展和地位用不起这个名字。也就是不配用,西安的朋友不要喷我,我也是西安人。正是因为爱西安,所以不希望她改名。希望以后西安的发展能匹配其历史地位,对得起“长安”二字,那时再讲西安改回长安,重现汉唐长安城的荣光!

    打了一遍就发了,若有错别字请多多包涵(拱手)(拱手)……

    举报
  • 飙速0309
    举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